五项制度出台压缩“三无”产品空间

  新闻资讯     |      2024-04-23 11:15

  五项制度出台压缩“三无”产品空间本报讯南宁市从8月1日起正式启动《流通领域商品市场索证索票规定(试行)》等五项制度,此举标志着该市对整个市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步入一个全面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据业内人士分析,以五项制度实施的系列商品质量监管制度将进一步压缩三无产品的生存空间,靠经营三无产品谋取暴利的商家被彻底挤出市场,而注意规范经营的品牌商家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青睐。

  南宁市工商局制定实施的《流通领域商品市场索证索票规定(试行)》等五项制度,与以前最大不同是改变了工商部门对商品流通领域的模式。过去工商部门监管市场靠检查经营者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的合格证和进货凭证,对于产品质量涉及到生产领域中的问题无能为力,只能依靠举报进行事后查处。新实施的五项制度则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监管,把原来的重处罚转变为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管理,从源头上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据介绍,新实施的市场索证索票制度将要求从事商品销售的经营者与供货商交易前查验、索取相应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商标注册证、质量认证书等相关证书并保存复印件,并定期进行核对。而销售员销售商品时,应向消费者出具正式,并留存备查。超市、商场应对其经营商品的有关资料信息实行微机管理。建档备案制度要求商品经营者建立商品购销信息档案,以验证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经营资格米乐M6、规范进货渠道,记录商品在流通领域运行的相关信息。严重不合格商品召回制度则要求对不合格商品,企业、经营者要立即停止销售,并主动向当地工商部门报告;对已销售的有安全隐患的商品,销售商要主动召回,彻底消除消费安全隐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对在检查、抽查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因违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的经营者及“诚信经营示范户”,分别在市场内进行质量信息公示、不良行为公示和经营公示,强化社会监督。商品商标查验制度要求对上市销售的商品使用注册商标的,须查验《商标注册证》等相关证件,并统一填写《商品商标登记台帐》后,才能上柜销售。

  从今年6月初开始,南宁市推进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关口前移”工作。市工商局在永新工商分局辖区内南城百货、利客隆华西店、华西综合批发市场三大商场超市进行相关试点,目前各项制度落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根据计划,工商部门将在8月中旬对试点超市商场的“关口前移”工作进行总结,形成经验然后在全市流通领域中全面推广。

  据业内人士分析,南宁市推进流通领域商品安全准入工程中,大型超市、商场等重视品牌经营的商家将成为最大赢家,而一些从事个体经营的可能处境更加艰难。这种局面已经在商品流通市场逐渐显现出来。南宁市槎路一家经营了十几年,曾经生意红火的百货店今年悄悄关了门;不少从事个体百货经营的小老板感叹: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而另一面,一些大的品牌商场超市却日益生意红火。能提供“便宜”产品但经常质量无保证的小店小铺已难再吸引消费者,市民更愿意到相对放心的品牌商场超市购物,消费主流正逐渐向集中化发展。